堅定走中國特色志愿服務之路 譜寫志愿服務的壯麗篇章
來源:《中國志愿》 時間:2020年07月15日
在全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培訓班上的總結
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副秘書長 段桂青
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福建省委、三明市委、三明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的支持保障下,在全體學員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培訓班今天就要圓滿結束了。全體學員以飽滿的學習熱情、積極的學習態度、嚴肅的學習紀律圓滿完成了本次培訓任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對于增進共識、凝聚力量、提升能力、增強信心、開拓進取,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大家反映熱烈,本次培訓班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黃坤明同志親自審定方案,孫志軍同志親自出席揭牌儀式、召開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黃永生同志主持了揭牌儀式及座談會,中央文明辦三局副局長鄧麗娟同志親自指導協調、督促落實,福建省委及三明市委和各個部門大力支持、統籌安排。二是培訓主題突出。緊緊圍繞著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賀信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的系列指示精神,緊緊圍繞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理論與實踐,緊緊圍繞提升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能力和水平,緊緊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創新與發展。短短幾天的培訓時間,五個專題理論講座,一次實踐觀摩,一場座談交流,一次分組討論。既有領導層面站位很高、立意很深的講話,又有知名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理論梳理和業務輔導 ;既有比較系統的專題學習,又有實踐經驗的熱烈討論、互動交流。從宏觀理論把握到具體實踐運行,安排緊湊,主題突出。三是學習效果明顯。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系統和不同的部門,但為了共同的事業,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學習機會,并把它作為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志愿服務項目管理能力的一次難得機會。嚴格遵守學習紀律,嚴格請銷假制度,按時到課聽講,坐下來,靜下心,認真參加各個專題學習討論,結合工作實際,深入開展志愿服務研究和經驗交流,形成了濃厚的學習、研究、討論氛圍,做到了學有所思、學有所獲,深化了思想認識,拓展了工作思路。大家一致反映,這次培訓,時間雖然很短,但內容豐富,站位高,提高了思想認識 ;理念新,拓展了工作思路 ;效果實,掌握了技能方法。結合大家的學習情況,這次培訓收獲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深化了對新時代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志愿服務事業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歷史新機遇,面臨著新的任務和挑戰,承擔著新的使命和責任,總書記的一系列講話精神,指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方向。我們是新時代志愿服務事業的見證者、開拓者、建設者,必須站在黨和國家的大局,以更廣的視野、更高的定位來謀劃和推動志愿服務事業。二是進一步掌握了志愿服務項目化建設的規律和特點。此次培訓以項目化為主題,通過專家教授的授課,對于什么是志愿服務項目,怎樣挖掘、策劃、培育、孵化志愿服務項目,如何實施、運作、管理志愿服務項目,有了清晰的認識,并掌握了有效的方式方法。三是進一步拓展了志愿服務工作思路。通過領導講話、專家授課、政策解讀、座談交流、實地觀摩,大家相互學習、彼此借鑒、取長補短,學到了好經驗,得到了新收獲,為進一步開拓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了進一步轉化學習成果,下面我提幾點希望 :第一把握方向,找準定位。當前和今后的一個時期,志愿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領會黃坤明同志在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暨崗位學雷鋒活動推進會和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領會孫志軍同志在此次培訓班講話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結合各地區、各部門的實際,深入貫徹落實。特別要結合剛剛勝利閉幕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找準中國特色志愿服務事業的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第二緊抓機遇,夯實基礎。當前,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廣泛動員、法律法規日趨完善、志愿服務工作呈現出嶄新的局面,事業發展前景廣闊、空間很大、舞臺很大,大有可為、大有作為。但是,目前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機遇與挑戰同在,希望與困難并存,需要我們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提升素質能力,激發隊伍活力 ;不斷加強制度建設、組織建設、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志愿服務的法制化、信息化、專業化、科技化。第三開拓創新,推動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依托,求真務實,勇于開拓。一是積極探索新的宣傳動員機制,進一步激發基層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學雷鋒志愿服務精神的巨大熱情,匯聚社會正能量,唱響時代主旋律。二是積極探索新的社會組織培育機制,注重培育多領域、多行業志愿服務組織,努力打造一批符合時代要求、符合人民群眾需求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三是積極探索新的資源整合機制,發揮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作用,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帶動作用,發揮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引領、聯合、服務、促進的職責,發揮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在社會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作用,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暢通溝通渠道,形成協同發展的志愿服務良好局面。四是積極探索新的教育培訓機制,將培訓工作納入志愿服務工作大局,強化頂層設計,全面統籌規劃,依托院校、基地,因地制宜,開展各級各類志愿服務培訓,不斷滿足多元化培訓需求 ;努力培養一支志愿服務師資隊伍、骨干人才隊伍,不斷適應新時期中國特色志愿服務事業的需求。
同志們,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奮力開拓,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志愿服務之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譜寫志愿服務的壯麗篇章!